“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经济是否真的很困难?”11月19日,一家中小银行资金业务主管直言。
然而,宏观经济数据似乎与现实矛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出口12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比上月仅回落2.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3亿元,同比增长22.0%。今年1至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189亿元,同比增长27.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
“仅从数据来看,经济似乎并不困难。我们并未找到问题所在,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实际上是一个货币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实体经济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影响外贸出口等表面看到的那些。”11月20日,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于表示,金融海啸的传导路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货币;“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经济就好像发生痉挛一样,而货币是经济的血液,金融市场抽风,血液的流动自然会出现滞缓,甚至不流动,因此即导致'手脚’冰凉。中国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也会出现麻木的感觉”。
人民币“美元化”
2007年7月,时任深圳银监局局长的于学军提出本轮经济过热增长中出现了“资产泡沫型通货膨胀”。他认为,资产泡沫型通胀的成因主要是外汇大量涌入造成的,其背后是有外汇做抵押,体现出一种与美元特征的关连性。
这一货币传导路径是:中国央行通过收购外汇,投放人民币基础货币,形成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9月末为1.9万亿美元)。收购外汇投放基础货币是近几年我国中央银行扩张货币的主要渠道,至少在90%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货币投放的形成机制使人民币的外汇含量(或属性)越来越高,因此体现出许多与美元相同的特征,也即人民币出现了事实上的'美元化’倾向。”于学军说,“如果将人民币想象成美元,很多问题在认识与理解上即可迎刃而解”。
比如,为何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会出现“惜贷”?“因为当前全球都处于信贷紧缩状态,美元更是如此。”于学军表示。
于的分析认为,2002-2007年这轮全球经济高增长周期的形成,重要原因是在这期间由于美元持续过量扩张而形成的一个巨大需求所致。中国经济在这个周期中之所以可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也是得益于这个因素。
但物极必反,美元这种长时间的扩张、膨胀总有极限之日,而一旦这种扩张结束,即会带来货币、经济收缩。
下一步随着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重新调整,必然会约束美元霸权。“这样我们可以推测,未来若干年内美元即进入一个收缩期,全球市场需求相对萎缩,从而使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大的调整时期(现在已开始)。”于学军说。
下一步随着美元在全球的收缩,也必然影响人民币相对抽紧,遂使中国经济也进入一个调整期。于学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下一步中国面临的经济增长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并且持续时间可能会延至3-5年,并不像某些政府机构或专家学者看的那么乐观及轻描淡写。”
货币不发挥作用的趋势显现
外汇大量涌入造成“资产泡沫型通胀”,当前货币传导路径正呈现反向机制。
“需要说明的,全球货币紧缩并不意味着统计上货币有多少减少,美国、中国等的货币供应量还是增加的,关键是货币不发挥作用了。”于学军说,“这相当于人体发生痉挛,也并非身体内部的血液减少了,而是血液流动不畅,流速放慢,凝固则会导致死亡。”
较为典型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停止了生产经营活动,奉行现金为王的策略,把数亿元存入银行。货币不发挥作用就好似血液停止流动。
10月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352.39亿美元。出口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为何形势变得如此困难呢?
“央行10月份外汇储备数据没出来,此前外汇储备每月均大幅增长,现在增长的步伐应已放缓,维持在2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外汇储备规模不增加,表明资金实际上开始外流。”于表示。
于学军提醒了两个细节。其一,近期,央行为了控制外汇流出已出台了一些措施,如预报制度,表明货币当局感到了外汇流出的来临。其二,从各地区的外汇结售汇数据可以看出,原来企业、居民结售汇有很大的顺差,顺差越大,外汇储备增长越多;但现在外汇结售汇的顺差逐步缩小,即结汇开始减少,售汇开始增加。
于表示,当前的政策重点应是刺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同时要把问题考虑清楚,与全球步伐协调,不能一厢情愿,否则得不偿失;其次,要做长期规划,不可预期过高、急于求成;第三,做一些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层面的调整,减少行政干预带来的行政垄断。
“一个人中风之后,需要掐人中,同时活动手脚,使其缓和苏醒过来,甚至打强心针。”于学军称,“目前全球经济抽风,心脏在美国,中国不在中心部分,所以中国掐不到人中,中国的作为只是暖和一下手脚。所以,如果全球经济状况不改变,我国各项刺激政策的效果有待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