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欧洲央行如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宣布了其加息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增加0.25个百分点升至1.25%。这是欧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同时也是对在2009年5月降至历史最低点并维持至今的1%的主导利率首次向上调整。而在同一天议息的英国和日本央行都选择了按兵不动,维持原利率水平不变,欧洲央行此次抢先美国“一哥”加息,会对中国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内外利差缩小,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所减轻。为缓解日益上行的通胀压力,我国央行从去年10月起,已早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进行了4次加息,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内外利差。在扩大的利差驱动下,自然吸引了部分国际资本进行短期套利。伴随着欧元区加息政策的出台,尤其是美联储鹰派代表近期的频繁表态,市场对发达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的预期日益强烈,将拉动部分国际资本采取观望态度而提前退出中国,由此,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所减轻。
其次,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将扩大。尽管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首要是立足于国内经济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元悖论”的魔咒影响着政策操作的实际空间。那就是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中,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随着内外利差的缩小,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也随之减轻,作为货币政策主要工具的利率政策将获得更大调整空间。专家指出,虽然我国两率已连续多次上调,但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率先放弃定量宽松、回归常态带动下,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已进入倒计时,这无疑为我国两率再动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
最后,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短时难以缓解。由于欧洲央行加息致使欧元坚挺,全球通胀预期加剧,必将传导到我国。欧洲央行此次加息是欧洲40年来首次领先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欧元构成了支撑。8日,欧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44关口,刷新近15个月即2010年1月18日以来的盘中最高点。而美元指数中欧元占比过半,随着欧元创新高,美元指数在8日应声滑落,逼近75整数关,创出16个月即2009年12月4日以来的盘中最低点。由于美元指数的破位,以美元计价的国家大宗商品价格当日全线走高,其中纽商所5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合约价格逼近每桶112元关口;纽约6月交割的黄金期价创出了每盎司1470美元的历史新高;5月交割的期银价格也突破每盎司40美元的整数关,创出1980年以来的新高。专家指出,国际大宗商品的涨势近期暂无停歇的迹象,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因素,对原油、黄金等价格更是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能否缓解还有待观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国CPI存在潜在上行压力。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会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而通过一定的时间传导到CPI,宏源证券分析师认为时滞可能是3到6个月,那时,我国本已严峻的通胀形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作者:沈 明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姜隆)
欧洲央行加息对中国的三点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微信:118116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