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欧盟官员寄予厚望的爱尔兰救助计划最终还是没能安抚市场。从计划发布第二天(11月29日)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并没有将爱尔兰看作欧债危机中倒下的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相反,欧洲脆弱国家的借贷成本仍在继续突破纪录高点。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上持续存在的紧张情绪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暂解爱尔兰生死之虞的救助计划只能医治表面伤痛,难解投资者对于欧元区“病根”的担忧;二是欧盟旨在“治本”的努力(即关于永久性救助框架的讨论)选错了时机,加剧了市场对于投资欧元债券的疑虑。
事实上,11月29日全球股市呈现普跌格局且跌幅显著。纽约汇市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探至1.31比1以下,创下两个月来新低。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当天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主权债券信用违约掉期成本均攀升至历史新高,国债收益率亦持续升势,其中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0.27个百分点至5.48%,远远高出在今年5月份希腊危机时创下的4.93%历史最高纪录。
市场不买账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有关爱尔兰救助计划的消息早已为市场所预期并提前消化,因此提振信心的能量有限;另一方面,欧元区财长11月28日关于未来在欧元区建立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方面的澄清言论不仅未能安抚市场,反而有“越抹越黑”之嫌。当天,欧元区财长们澄清,关于今后要让私人投资者为主权债务危机分担损失的说法只针对2013年之后建立的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并不适用于目前为希腊和爱尔兰等国出台的临时性救助机制。而且即使是在2013年以后,私人投资者分担损失也并不是提供救助的前提条件,仍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而,这样的澄清似乎于事无补。摩根大通分析师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称:“虽然达成框架协议以应对将来发生的危机是有必要的,但时机的选择是不恰当的。考虑到新的框架可能会推高欧元区边缘国家的借贷成本,它会令眼下这场危机进一步加剧。”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熊厚11月2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没有消除与此相关的不确定性,很难起到安抚市场的作用。“未来很有可能的一种结果就是欧元区债券两极分化,即德国优质债券可能大受追捧,而边缘国家融资成本将被推高。”他表示。熊厚所说的债券两极分化,其实在根源上反映的是欧元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政策与财政体系,却要共用一种货币,执行一种货币政策。正是这一欧元区从创立之初即存在的先天“痼疾”为今天的欧债危机留下隐患。比如,非欧元区成员冰岛在危机爆发时可以通过本币贬值来提振出口,拉动增长;而作为欧元区成员国,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都不能通过本币贬值的方法来刺激增长。这使得它们摆脱债务危机的前景大为黯淡,而其为控制预算赤字而不得不采取的削减开支计划也会抑制增长。“在如此大规模的财政紧缩面前,任何国家都很难实现经济增长,更不用说那些不能选择本币贬值的国家。”研究机构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特里弗德如是说。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11月29日,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专员奥利雷恩在发布最新欧元区经济预测时首次承认,欧元区的两极分化可能正在加重。一面是德国复苏一马当先;另一面则是边缘国家正在与经济停滞及债务危机做斗争。另外一些欧盟官员则认为,情况比雷恩描述的更加复杂,认为欧元区实际上可能存在着三极分化,而这第三极就是法国和意大利。因为经济对贸易依存度相对较低,这两个国家在危机中所受创伤相对较小,但在全球贸易复苏时所获提振也极其有限,因此,复苏步态相当迟缓。当天公布的预测数字也从多个角度反映了这种分化。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计,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1.7%,明年预计平均增长1.5%,2012年预计为1.8%。其中,德国有望成为带动欧元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明两年增速预计分别为3.7%和2.2%,但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经济今年将分别萎缩4.2%、0.2%和0.2%,葡萄牙经济今年虽预计增长1.3%,但明年可能萎缩1.0%。与此同时,2012年希腊政府债务占GDP之比预计为156%,是德国的两倍,是卢森堡的7倍多。
对于这种两极甚至三极分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美国《纽约时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称,欧盟委员会已经认识到由于增长速度不同的欧元区国家不能按本国需要实行本币贬值,其调整的过程注定是漫长而痛苦的。其眼下的战略就是推动结构调整,并且根据危机中的教训来制定新规,以防止在未来因危机缘故再度扩大两极分化。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