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战争20年回顾:保障房未发挥遏制房价功效

房价战争20年

“房价暴涨的根源在于土地的垄断和土地价格的暴涨,而每次的政策从来都没从源头来解决问题。”

2010年4月,国家出台强硬的“限购令”,以强硬的手段试图降低房价。20年来,这种尝试轮番上演了很多次。

海南胜利

中央政府对房价调控的最初胜利是在海南,可惜这只是局部的胜利,而且这种胜利或许不在于调控政策有力,而是1990年代初期海南房价的高涨确实太早了点。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北京视察十几套新建公寓时,萌生一想法,想用积蓄给身患残疾的儿子邓朴方买一套房子。问“居民住房可否成为商品”,随从人员没人能回答。

当时,中国尚没有商品房的概念。

十年之后,1988年1月15日至18日,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实际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启动应该始于1989年。当年2月15日,在北京首次公开出售商品房,拉开了住房商品化的大幕。当时,出售商品房350套,每平米最高2000元,位于黄金地段。然而,人们还是嫌贵,登记预定仅250套。

1990年,国内经济萎靡,全国的房改陷入困境。主政上海的朱基在上海率先开创了公积金制度。

1991年,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城市土地转让制度正式实施。国务院批准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房改总体方案,在房改大旗下,房价开始攀升;房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英国《金融时报》当时报道说,南方讲话“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房地产在这一年井喷,引发海南房地产狂潮,投身海南房地产开发的冯仑、潘石屹、张宝全这些今天的房地产大佬,当年都从中受益匪浅。

1992年出现的海南房地产狂潮,导致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贵得离谱,普通老百姓很难买起房。后来,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当时,未来得及从海南撤离的投资者,赔得干干净净;提前撤出来的冯仑、潘石屹等人,北上到北京,稳步进入下一个成功。

经历海南房地产泡沫之后,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再次指出房改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再次启动城镇住房改革之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控制,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上市。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上海市中心的房价从每平米6000元降到了3000元,市场一片萧条。

任志强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说:“由于当时的市场是以住房实物分配为主,限制了国有企业与财政的建房资金投入,实际就是限制了市场的需求,因此1996年全行业出现了大量亏损。”

越调越高

1998年7月3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却成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分水岭。

这一天,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个政策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彻底取消了福利分房。想住房,只有去买了。

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此后,贷款买房、按揭等这些新概念登陆中国内地。这一年,真正市场化的春季房展会在北京启动。

在南方,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回暖。1999年11月26日,首届“住交会”在深圳开幕,一炮打响。从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史无前例地连续八次降息,试图分流储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到2001年,房价开始大涨。房地产业观察者分析,这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福利分房”的大门紧闭,居民必须购房才能改善居住环境;银行接连降息降低开发商的负担,降低开发成本,投资增多;股市暴跌,很多钱转投房地产市场。

到2002年,中国的房地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叫停已沿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方式,从7月1日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业内称之为“新一轮土地革命”。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地价再次飙升,各个城市“地王”频现。

2002年,面对房地产投资增长明显高于销售增长,商品房空置面积明显增多、而且幅度很大这一现象。央行在初步得出“部分地区房地产出现过热”的判断后,发现房地产信贷违规金额接近1/4。

政府又开始伸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这就是后来房地产业界耳熟能详的121号文件。

121号文件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且商业银行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政府的意图很明确,是想通过调控牢牢把住信贷、土地两个闸门,以降低房价。

然而,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2003年,地价和房价依然是义无反顾地一路飙升。

2003年,“非典”过后,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也就是“18号文”,将房地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质起到了鼓励房地产发展的作用。从“18号文”开始,住房的公共产品特性被削弱,房价继续飞涨。

财经评论家时寒冰说:1998年—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而到了全面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18号文的第一年——2004年,每平米的房价就比上年暴涨了352元。

打压房价的政策随之而来。

2004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国家监察部联合颁发《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行监察工作的通知》,规定当年8月31日是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最后期限,之后所有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进行出让,业内称为“8.31大限”。

不久,央行宣布九年以来的首次加息,这个政策导致很多人改变了买房计划。

然而,2004年政府调控的结果,尽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的投资规模,但房价并没有停止攀升。

对宏观调控下的房价不断增长,美国商业规划专家何瑞杰有过精辟的分析:中国房地产业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跟中国现行经济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有极大的关系。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微信:118116889。
外汇理财

实物为王“换城”消费港澳商品便宜达68%

2010-11-22 9:55:58

外汇理财

大学四年每月生活费600涨到1000网晒应对绝招

2010-11-23 9:56:03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