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从明年开始,将对证券投资顾问与证券分析师分开实施注册管理。此前就曾有消息称,监管层计划通过第三方销售机构建立起一只专业的投资顾问百万大军。显然,这一职业将会给高校毕业生创造一大批体面的就业机会。那么,这一计划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现实的好处呢?
投资者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定义:所谓投资顾问,是指从事于提供投资建议职业而获薪酬的人士。须知,在尔虞我诈、血雨腥风的金融资本市场,“看清楚对方是靠什么谋生的”非常重要。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在现实中,为投资者提供购买理财产品建议的往往正是该产品的销售人员。比如,营业部及工作人员向你提出股票、期货买卖建议,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赚取你交易的佣金;银行窗口、财富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建议你购买基金,很可能只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拿到销售提成;建议你购买黄金、地产、各类保险、股票软件、理财产品乃至衍生品的机构和个人,往往可能还是你的“交易对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在讲课时,提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金融危机期间的“KODA”(累计期权)合约其实没什么复杂的,任何一个初中文化、思维正常的人都能看明白。为什么诸多香港、内地的富豪精英都深陷其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盲目相信作为“百年老店”的外资银行。在面对其销售人员时,没有搞清对方的身份——交易对手伪装成了财务顾问。或者说,此时此刻、此件事、此契约中,一贯以“财务顾问”面目出现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交易对手”,双方的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而你却浑然不知。
“KODA”的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称为“Accumulator”。金融危机之前,香港大牌外资银行的销售人员面对客户时,纷纷称其为“打折买股票投资理财项目”;金融危机发生后,则被戏称为“I Kill You Later”(我迟点杀死你)。前后差别,可谓云泥。其实,在明眼人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赚有限,亏无限”、风险收益完全不对称的合约“陷阱”。然而,外资大行财富管理中心一向以服务周到、专业诚信著称,突然在高利益、高激励的驱使下,采取不诚实、误导的销售手法,兜售貌似极其复杂的产品,还是相当有迷惑性的,也难怪很多人连合同也没看清就签约了。据说,连香港“股神”、资本高手们也未能幸免,有的损失达到百亿港元之巨,有的甚至还倒欠银行大笔债务。
对缺乏基本知识的人来说,资本市场比屠宰场强不了多少。华尔街曾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群乡下来的观光客去参观纽约金融区的奇观。当他们一行人到达巴特利时,向导指着停泊在海港的豪华游艇说:“看,那就是银行家和证券经纪人的游艇。”天真的观光客问道,“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呢?”
华尔街最优秀、最聪明的精英们拿着超过美国平均收入7倍的高薪,却干着近乎“打家劫舍”的勾当。所以,投资者一旦进入这个市场,就要睁大眼睛,看清对方的身份——是只管拿提成的中介?是“你死我活”的交易对手?还是把你当“衣食父母”、履行受托人义务的投资顾问?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