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刘志飞
受中国央行19日晚意外宣布加息的影响,避险货币美元当日录得两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欧元和商品货币澳元大幅走软,市场开始传出美元可能中期见底的声音。不过,仅仅依据中国央行加息就判断美元中期见底的观点略显冲动,投资者不可轻信这场货币战中美元这么快就“缴械投降”。
美元反弹受抛压
中国央行19日晚宣布加息之后,美元指数大幅上涨1.6%,创下今年8月以来单日最大涨幅。美元兑欧元升至两周高位,推动欧元跌至接近1.37美元的水平。商品货币澳元跌幅更大,澳元兑美元周二回落2.2%,报0.9681美元,录得6月底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投资者担忧中国将一年期存贷利率上调25个基点可能损及中国和全球经济成长,并且削弱中国对商品的旺盛需求,而中国的许多商品供应来自澳大利亚。
然而,投资者的担心似乎有些过度。周三中国股市开市后,市场并未大幅下跌,反而低开高走,说明投资者避险需求并不强烈,资金仍在追逐风险资产。外汇市场亚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已经回吐周二近一半的涨幅,截至北京时间周三18:00,美元指数收于 77.65,较周二下跌0.86%;欧元兑美元也收复大部分失地,上涨至1.3346位置;商品货币澳元也是如此,澳元兑美元大幅反弹至0.9786。
分析人士表示,与其说美元指数收中国央行加息影响大幅反弹,不如说美元指数技术上早已存在反弹要求,借助中国央行加息的契机展开一轮较大力度的反弹。但在当前美联储压力美元汇率的意图昭然若揭的背景下,在美联储可能最早在下月会议上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下,美元的反弹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量化宽松就为贬值
从近期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以美国、欧洲为主的各主要经济体均在积极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直接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但事实上造成各国货币争相贬值。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型国家的货币不得不被动升值,尽管这是新兴市场国家不愿看到的局面,但短期内改变这种局面的可能性也不大。
过去一个半月内美元指数下滑7.2%。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1月3日会议上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东方汇理银行预计美联储很有可能宣布为期6个月的5千亿美元资产购买计划,这将意味着最初的额外证券购买金额每月将达800亿美元。分析师指出,在此之前,美元恐难以大幅扭转其下滑态势。
显而易见的是,第二轮量化宽松的政策大有蔓延的趋势,除了日本央行将利率降至零附近之外,英国央行昨日公布的10月会议纪要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部分委员也开始认为近几月需要采取更多刺激措施的几率有所上扬。纪要指出,MPC以8比1通过维持200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规模不变,但MPC委员普森(Posen)要求将债券购买规模扩大至2500亿英镑。
商品货币仍被看好
对于炒汇的投资者,自然关心美元的下跌能否持续。分析人士表示,美联储量化宽松的真正目的是要令美元贬值,只要该政策持续,美元的每次反弹都是给投资者提供做空的机会。而且,美国似乎已放弃其所谓“强势美元”的政策,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近日承认,弱势美元应可引领经济踏上复苏的道路。
9月份以来,欧元兑美元被动走强,但英镑似乎比较弱。由于英国央行昨日公布的10月会议纪要显示量化宽松政策不变,加上此前公布的政府收支数据不佳,英镑兑欧元和美元都出现急速下挫。分析师预计,英镑前景似乎喜忧参半英镑兑美元未来数月有望上涨,但由于英国央行采取进一步宽松政策,英镑的表现可能落后于欧元和其它货币。
尽管受中国央行意外升息影响,澳元/美元周二大幅下挫,但澳洲联邦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RichardGrace周三表示,他认为这仅仅是一波回调,汇价上升态势并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