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缜言
央行汇率制度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始终牵动着汇率走势的“神经”。
“朋友,外汇要伐,外汇。”“黄牛”或者说是“打桩模子”三三两两地靠在外滩几家银行大厅外的石柱上。25日下午,雨已经下得比较大了,尤其是在外滩风势较大,即使躲在银行屋檐下,他们的衣服仍然是湿的。这天,“黄牛”们的心情并不很好,较早时候的一阵忙乎对有些“反应慢”的“黄牛”来说,亏了不少钱。自6月19日央行汇率机制新手段后,“黄牛”出现在银行门前的频率更高了,而不是以前可能是银行保安感觉有生意时才打电话给他们。而这个时候,美元也从紧俏走向了“乏人问津”。
5月中旬美元紧俏
黄毅在2008年转行开始买卖一些似真的艺术品,有时候也经手一些钱币。他说自己仍然还是在“黄牛”的圈子里打桩,只不过换了一个相对不那么烦心的工作。不少时候还是关心着外汇市场,毕竟自己比较懂行,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再度转战,“今年春节以后,一些外汇‘黄牛’们出巢了,在三四月份这个时候人民币和美元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动过了,不过我却听说来换人民币的人相当多,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回事,就是听说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是在今年五六月份。”
据几位黄牛回忆,5月中旬过后,美元十分紧俏。银行也不限制兑换的数额,几万美元一天都能兑换。而在6月19日以后,银行每天就只能兑5000美元,这也能从一个角度来体现这些日子的变化。
黄毅说,当时美元紧俏主要是因为欧洲债务危机,除了黄金、房子以外,大家还是愿意把欧元兑换成美元来避风险,也有很多人拿人民币兑美元的。
招商银行一位员工表示,美元的紧张其实和人民币的升值是有关联的,尤其对于企业来说,更愿意贷出相比较而言弱势的货币,贷款到期时以弱势货币还款更有利。“黄牛”市场上美元的紧缺,也反映了美元贷款的增加。
黄毅说,当时不仅是上海的“黄牛”,还有很多外地的,一些人分析下来感觉还可以拿一点美元。就因为这样,有些人亏了钱。
现大笔美元已不收
和今年春节后“黄牛”涌出的情况不同,在6月19日以后,南京西路几家银行前“黄牛”的聚集点已经不见了人影。只有在中国银行,或者在外滩的工商银行前还能见到一些“黄牛”。
“你可以到外滩看一下,现在这条路上的‘黄牛’已经很少了。”九江路一家银行网点前的“黄牛”说。和今年四五月份相比,现在这条路乃至南京西路的银行门口,已经很难见到“黄牛”的身影。
在外滩的中国银行门前,聚集着五六个“黄牛”,工商银行网点前只有两个“黄牛”站着吆喝。从一举一动的表现看,他们比较慵懒,显得精神不佳。“以前说狼来了,现在真的来了。美元肯定还要跌的。”一位黄牛说着这些的时候,旁边同伴随口附和着,也同样叹着气。
现在的生意好,还是以前好?”
“肯定是以前。今天你给我几万美元还能收,如果给我一二十万就不收了,大笔美元现在我也怕卖不掉。如果只是几千元美元,直接去银行兑换得了,也不用找我们。周六、周日没有价格,买给我们同样是不要的。”
从6月19日开始的一周内,从“黄牛市场”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每万元增值了500元。由于在“黄牛”眼里人民币升值已成定局,美元对欧元的升值也不那么明显,不少“黄牛”担心大笔美元收进来当天无法脱手,“过几天或许又跌了。拿在手里发烫,所以当天是一定要交易好的。”
如今对“黄牛”们来说,如果你是要美元的话,那么肯定十分热情;而反过来要是拿美元去兑换人民币,则就冷漠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