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虎年以来,股市呈现“牛皮市”状态,加息预期愈演愈烈,CPI再次上扬,负利率时代重现。在此大背景下,盘点一季度的理财产品不难看出,银行固定收益类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受到热捧,而在理财产品的设计方面,银行摒弃了此前单一的市场投资模式,纷纷推出各种“混搭”型理财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程度的投资者的投资需要。
今年理财产品趋向“折衷”
据财汇资讯统计显示,上周在售的中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97只,其中“混搭”类理财产品有29只,占比接近30%。“ 混搭”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主要是货币市场、票据、信贷资产、债券等。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投资于货币、票据、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相对安全,但收益率相对偏低,因此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而信贷类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较高,但不保本不保收益的特点,也让不少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望而却步,银行将两类产品打包,结合各自的优势,使此类产品的吸引力大增。
“牛皮市”催热短期理财
近期,股市让投资者难以看清方向。在持币等待过程中,中短期理财产品得到了较高认同。短期理财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并且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
深发展银行私人理财部主管张海燕也表示,他们一季度推出了一系列短期理财产品,市场对加息预期有所升温,这成为客户青睐短期理财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金第一季度出现淡季
受股市大环境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基金销售出现了淡季。日前,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陈素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分行的基金销售额达到5亿元,这仅仅是去年同期基金销售额的一半。而基金赎回上,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基民赎回资金约在1.8亿元。
“整体来说,选择赎回基金的投资者不是特别多,但不少投资者正在逐步地减仓。”陈素静坦言,多数的基民经过了一轮熊市后,已经成熟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抱着“如果本金还未赚回,或年收益未达到预期5% 的话,会继续等待时机,但也不会轻易再加仓了。”
类基金理财仍有吸引力
不但稳健理财市场产品流行“混搭”,风险相对偏高的类基金理财产品也流行“混搭”。据悉,近期光大银行发行的一款类基金理财产品,极短时间内被投资者“秒杀”3000万元。光大银行此款称为“阳光精选组合”的理财产品,将理财产品与明星基金进行“混搭”。业内人士分析,2010年政府政策预期不确定性增强,资本市场走势不明朗,通胀预期日益高涨,投资难度加大,而将流动性与收益性完美结合的银行理财产品,将继续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外币理财产品“小阳春”
在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一度低迷以后,时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又迎来了“小阳春”。从今年3月份开始,美元、澳元、欧元等外币理财产品发行突然多了起来,据国内有关机构统计,在3月19日至3月25日期间,10家银行共发行了39款外币理财产品,均为保证收益型产品。
中行理财专家认为,时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陡然增多,与美元走势受国际金融环境推动、美元指数挂钩的相关产品受到美元指数拉升等因素影响有关,但美元长期走势依然存在变数。此外,澳元在外汇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不俗。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不妨选择3个月以内的澳元理财产品,这有可能在利率、汇率上获得双重收益。对于手中持有美元的投资者来说,不妨换汇以后做一些短期澳元理财产品。
相关链接
购买理财产品应注意事项
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世上没有比现金流断裂更可怕的事了,对于企业来说致命,对于个人来说,则可能意味着一次重大投资机会的丧失,或者无力应对一起突发事件,其代价是高昂的。因此专家提醒,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请明确这笔资金在多长的期间内是没有支付可能性的,然后再选择相应投资期限的产品。
注意自身风险承受力 在目前背景下,建议保守型投资者可以购买银行保本型、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待加息后选择定期存款;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银行开发的安全性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缩水;激进型投资客户,可以趁目前资本市场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在股票、基金等资本市场上逢低建仓。
其他细节值得考量 在许多情况下,收益率不是投资的唯一考虑,如果为了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而将资金从银行搬来搬去,同时失去了熟悉的客户经理的周到服务,失去了强大信息系统的及时到期提醒,失去了多样化便利的渠道服务,还增加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这就“得不偿失”了。
购买产品时要问清楚 如:产品的税收情况,有的产品收益率令你眼前一亮,其实它标示的是税前收益;产品的年收益率折算,有的产品收益率高得吓人,其实写的是几年的总收益率以及产品汇兑损失的可能性等。